株洲霞湾港渠周边的居民,曾习惯将家门口那条污水横流的沟渠称作“毒水沟”;因沟内流淌着众多厂矿企业排放的五颜六色的废水,刺鼻的气味和极强的腐蚀性令人不敢靠近。如今,当地人再经过那条心惊胆颤的“毒水沟”,看见的却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株洲的一项环保工作——霞湾港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的实施。
以前让鱼翻白眼的毒水不久后变成清澈透明的水
34年前,23岁的湘潭人伍清桃嫁到株洲。她来到丈夫沈长坤霞湾港边的家,很不适应那股刺鼻的气味。她很快发现,家门后的那条沟渠,每天都有源源不断、腾着热气的各色流体在流动。“这里周边全是化工厂、冶炼厂、氮肥厂,那刺激难闻的毒水是企业生产排放的废水!”11月12日,伍清桃在家中忆起多年来的见闻,仍有些后怕。
伍清桃回忆,霞湾港渠的居民,都对这条“毒水沟”避而远之;村里也有不少人身体不好,甚至得上绝症,大家都猜测这与接触毒气有关。“我亲眼见过,水毒性太大,水沟两边的树木基本长不出叶子。“我也从不让小孩去那儿玩,附近的村民也都不去。”
43岁的刘铀其,就住在离霞湾港边200米开外。他说自懂事起沟里就不停流动着“毒水”。“我记得17年以前,湘江涨大水,堤坝冲开一个缺口,将鱼塘中的鱼带到沟渠中,鱼刚掉进来流了30米就翻白了。”刘铀其说,要知道毒死鱼的水还是湘江水稀释后的水,那样的一幕惊呆了他。
与伍清桃等有着相同境遇的村民,只能在习惯中度日。但去年年底起,他们感受到一些明显变化。伍清桃说,夜半时家门前有数量渣土车经过,“听说运的是沟里的泥巴,后面的沟渠内也有机器在作业”。后来伍清桃要去瞄瞄看到底发生什么事,当她走到港渠前,发现沟里的水居然变成清澈见底的水!“那时候起,沟渠里外的环境有了改变,到现在喜鹊、麻雀一群群飞来,大树发芽就会继续生长,不会掉叶子了。”伍清桃说,在霞湾港将近住了半辈子的她,对于这种变化感到很惊喜。
霞湾港重金属治污工程已至收尾阶段年底可全面完工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清水塘工业区内的工业废水,主要通过全长约4.335公里的霞湾港排入湘江。由于超标排放等原因,历经长年累积沉淀,霞湾港底泥中镉、铅、砷等重金属严重超标,成为株洲乃至湖南最大的工业排污口。霞湾港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对于株洲重金属污染治理、湘江水环境改善意义重大。
霞湾港治理工程从去年12月开工,计划清除、处理河床内底泥50342立方米、污水18000立方米及镉、铅、砷、铜等重金属污染物。工程施工方、北京高能时代环境修复公司高级工程师谭金介绍,工程最大的难点在于,霞湾港处于长株潭湘江河段上游,治污工程易引发二次污染。
“施工时一旦出现暴雨,极易冲刷霞湾港内的底泥,造成对霞湾港和湘江的二次污染。”谭金说,2006年的一次清淤施工,一场暴雨就将河道底泥冲起,导致湘江下游水质超标,影响到长沙、湘潭居民的正常饮水。
“霞湾港治污工程包括清淤、底泥脱水、污水处理、底泥无害化、底泥安全处置、生态恢复、基底恢复7大施工环节。”谭金说,施工人员主要采取港水截流、分段导流、干港清淤的办法治污,还采用了高压水枪冲洗、泥沙阻隔拉帘、土工管袋脱水等新技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系数及风险降至最低。“施工以来,长株潭湘江流域还未发生水质超标事件,下游也没出现饮水预警,环境质量基本满足了环保要求。”
据了解,目前工程已完成2200米河道清淤与回填、9000立方米底泥脱水,固化场、暂存场、铜霞路以南段顶管导流工程也已完工,清淤工程已进展到最后一段“株化”段,12月底即可全面完工,并申请验收;治污工程完成后,霞湾港还将启动生态修复工程、景观工程,改变沿岸生态面貌,与湘江风光带景观连成一体。“霞湾港会从一条污水横流的港渠变成大家休闲娱乐的场所。”谭金说。
综合整治湘江流域水环境株洲极大改善环境质量
依据湖南省政府印发的《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株洲对辖区内8类251个项目进行整治,凸显出整治湘江流域水污染的决心。
通过检查验收,株洲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也对一些企业下达限期治理通知,还印发《株洲市工业企业未达标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达标排放,消减了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从而极大改善环境质量。
据了解,目前株化含铁钛白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智成化工总废水处理、株冶工业废水“零”排放系列工程已完成;老霞湾港及清水塘24口水塘镉污染治理工程已使得湘江株洲段重金属因子达标;株洲环保部门还对城区洗水企业进行规范整治,确保所有洗水企业迁入龙泉洗水工业园或者外排废水专管接入城市下水管网,经龙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结束了洗水企业废水直排的历史。今年株洲就将实施市区洗水企业实施搬迁,彻底解决洗水污水污染港水的问题
来源:银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