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霖News
2012/05/04
阅读量:2222

高能时代---土壤修复“蓝海”掘金

借助政策利好,土壤污染治理产业进入爆发期前夜;但盈利模式、相关法律和技术标准缺失,亦使其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常常有人骄傲,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殊不知,我们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1/5,即目前中国大陆仅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就已近20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

一种名叫“土壤修复”的特殊环保产业,正借此默默兴起。

2011年3月份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节能环保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其中,土壤修复是在环保产业的重点发展之列。

谁能料到,“十二五”首个获得国务院批复的专项规划,竟然是《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环保部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目前已处于报请国务院审批阶段。而近日举行的一次环保部常务会议,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宣布,将设立并启动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重大科技专项。

一系列利好,或将开辟中国土壤修复产业新“蓝海”,不少公司跃跃一试。土殇伦敦奥运场馆所在地斯特拉特福,2012年夏季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但很少有人知晓,他们关注的这片土地,土壤污染史曾经超过百年。

据当地媒体报道,该地区曾因发展重工业,土壤被钍、镭、砷、铅、萘等物质严重污染。如今,为了迎接奥运,英国伦敦政府已将这里的250万吨土壤“清洗”干净。

中国正在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而环境污染,也在重复着发达国家“昨天的故事”:刚刚过去的2012年2月,媒体爆出安徽省利辛、涡阳两县两地发生危险化工废料跨省倾倒污染事件。

根据环保部的相关统计,2005年至2009年,全国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39起;2011年前8个月,全国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11起。这些事件,都与土壤污染密不可分。

相比较于水和大气污染,土壤显得更为“脆弱”。

薛南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多年来从事土壤污染与修复研究工作。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与大气、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最不易发现,且最难治理;另外,其污染具有传递性:废气中重金属粉尘等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会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各种工业废水携带的重金属,会经污灌、洪水等因素大量进入土壤。

据介绍,中国土壤污染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重金属类和有机污染物(石油类、多氯联苯类、化工类,农药类)等;而污染类型也多样化,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有机无机复合污染的局面。

另外,部分城市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有2000万公顷耕地遭受重金属污染。其中,受矿区污染的土地200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500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约5万公顷,“工业三废”污染耕地近1000万公顷,污灌农田面积达330多万公顷。

“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公众广泛关注,土壤污染事件成为影响公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薛南冬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高层和环保部官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土壤污染问题。

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中国曾经开展过两次全国性土壤普查。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了解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生产;而对于土壤污染状况,则一直是本糊涂账。

2006年,环保部斥资10亿元,启动了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目的是为了基本摸清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查清主要类型污染场地及周边土壤环境特征及其风险程度,建立全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样品库和调查数据库。

今年元月,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对外公开宣布,历时6年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已基本完成,“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吴彼时这样描述。

“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土壤污染尤其严重,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成渝平原、渭河平原以及主要矿产资源型城市等污染都相对严重”,薛南冬告诉《财经国际周刊》记者,“要完全摸清我国土壤污染的家底,仍然任重道远”。

“蓝海”诱惑在中国,土壤修复的兴起,与城市化紧密相连。

大批原位于城区的重化工污染企业搬迁,留下了大批“棕色地块”,即原企业因设备陈旧、工业“三废”排放和“跑、冒、滴、漏”,造成大量有毒物质进入该区域的土壤和地下水,企业原址土壤和地下水成为高污染区和高风险区。

而土地财政催生的“招拍挂”,促使地方政府和房产商急于将污染地块尽快“洗白”。

对于土壤修复,敏锐的先觉者已经开始行动,这一不广为所知的产业领域,即将成为他们竞逐的“新蓝海”。

世界银行2010年发布的《中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再开发的现状分析》报告显示,2001—2005年,北京共搬迁了142家工厂,置换出了878万平米的“棕色地块”;重庆市则从2002年起,搬迁城区内的污染企业,列入搬迁规划亦高达137家企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天津、广东、四川、辽宁等多个地区的代表委员,纷纷讨论了土壤污染与修复的话题。

中信证券一份研报称,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投资约1000亿美元;至今,美国环保地图上仍标注着50万幅需要治理的地块。根据我国污染现状,需要修复的土地容量应该非常之多。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了环保板块上市公司后发现,登陆A股和H股的160余家环保产业公司,有的虽从事过土壤修复,却无一家主营业务为此。2012年3月21日,永清环保(300187.SZ)发布公告,公司与新余市政府和新余钢铁集团签订了“合同环境服务协议书”。根据协议,永清环保将为新余市提供“大气治理、环保热电、土壤修复、环境咨询与评估”等一系列环境服务。

永清环保参股的湖南“永清盛世”环保公司,主要从事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根据规划,国家在未来五年将投入近600亿元专项巨资治理湘江等地的重金属污染,该公司有望分得大餐。

“我们这行有个规矩,要和客户签订保密协议,除非项目期结束,客户同意披露项目名称,否则我们不会对外透露”,该行业一位企业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土壤修复企业的“低调”,令普通投资者感到既神秘又茫然。《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数家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对于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及接下来的项目计划,都讳莫如深。

不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已经有部分著名PE,悄悄布局了该行业;也有个别企业,目前正在积极运作上市事宜。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号称国内土壤修复企业中的“龙头老大”,承担的此类项目,占到全国的80%;其曾成功实施过国内首例土壤修复项目——北京化工三厂土壤修复工程。

全球著名风投红杉资本,已在该企业悄然潜伏。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该企业十分低调,对股改和上市进程,都不愿多谈。但有媒体报道,该企业正在力争在2013年登陆创业板。

同样有上市计划的业内企业,还包括中信产业基金入股的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我们看好土壤修复未来的市场前景”,高能时代市场部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近年来该公司产值一直持续增长,2011年已达5亿元。

“项目储备已排满至2012年年底;公司正在积极运作创业板上市,目前进展顺利,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登陆创业板”,该市场部人士预测,“眼下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尚未显现,但必定会对企业和产业产生重大利好”。

此外,北京金隅集团麾下的“金隅红树林”、杭州大地环保等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承担此种项目的主流企业。这些企业目前虽无上市计划,但普遍表示看好这一市场的前景。

采访中,亦有部分专家对此行业的前景看空。

“主要是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不像污水处理,有着明确的污水处理费价格,主观性过强”,一位环境专家认为。

“钱从何来”。目前,该类工程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或土地开发商,来源有限且没有保障。原地块上的法人变化或者灭失,导致“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原则无法适用。

美国的千亿土壤污染治理超级基金,有如下筹集渠道:1980年起,对石油和42种化工原料征收原料税;1986年起,对公司收入征收环境税;财政拨款;对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公司和个人追回的费用;对不愿承担相关环境责任的公司及个人的罚款等。

“中国土壤污染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官员主动治理的动力不足,政府主要的任务,还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存量部分只会慢慢处理”,上述环境专家这样认为。

三重难题中国的土壤污染修复产业,正处于肇始阶段;如何抓住在这一波利好行情,快速持续发展下去,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第一重难题来自技术。“我国在污染土壤修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方面取得很大进步,有些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总体来看,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尚不成熟”,薛南冬说。

国际上,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过去的30多年中,美、日、澳等国纷纷制定了土壤修复计划,投巨资用于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的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现场修复技术与工程实践经验。

但是,“中国土壤污染复杂,处理难度大,不能单纯照搬国外技术”。大部分的修复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工程应用很少;特别是经济、安全的原地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多的,是见效很快、投资巨大的焚烧和阻隔填埋。原因很简单,房地产开发商等不及,要求在短时间内解决“棕色地块”污染问题,于是就“大规模挖土换土”。

第二重难题,来自产业成熟度。发达国家的环境修复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30多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土壤修复产业可以占到本国环保产业市场份额的30%—50%,产业相当成熟;但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缺乏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大中型修复企业,尚未构成以修复企业为主的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修复设计、修复工程、规划开发的良性产业链条,行业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此外,由于土壤修复市场刚刚形成,合格的从业人员很少,业主在选择修复企业的时候也没有资质标准进行参照选择,这将有可能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修复市场竞争的无序化。

而最大的难题,则来自制度。目前,中国已经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但始终没有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

环境诉讼律师、北京中咨律师事务所夏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细节目前尚在讨论之中,修复政策和标准等,还不甚清晰。

技术标准的缺失,也使得该行业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什么样的土质符合修复标准?如何检测修复地块的土壤?土壤修复的效果如何验收确定?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拿到土壤修复资质?什么样的机构可以拿到验收资质?这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规范。

来源:ChinaVenture

链接: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3/20120503/84620.shtml